碩士支書+海歸主任助推淄博出國勞務村蝶變
來源:www.fzhmd.com ???編輯: 湖南出國勞務?? ? 時間:2022-07-20點擊:
在淄博沂源、臨沂蒙陰搭界處,坐落著一個三面環山的偏遠小山村——沂源縣西里鎮桑樹峪村。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這個1000多口人的小村莊興起了一股出國熱,最多時近200人出國務工,是遠近聞名的“出國勞務村”。
如今,許多出國務的村民紛紛回到家鄉,“碩士支書+‘海歸’主任”的硬核組合領頭,昔日山村正上演“華麗轉身”,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在展現。
迪拜工作14年,村主任是名“海歸”
6月18日下午,記者走進桑樹峪村時,依山而建的500畝智慧農業示范園讓人眼前一亮,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示范園里,黨支部書記周煒峰與村委會主任公丕元正仔細查看果樹的病蟲害情況。兩人被曬得黢黑,不時用手抹一把臉上的汗。
見記者走到跟前,周煒峰說:“很多人知道公主任懂得果園管理,卻不知道他曾是一家中國公司駐海外的管理中層,在迪拜工作過14年。”
桑樹峪過去是當地有名的建筑村,公丕元曾在村里成立建筑隊,到外地攬活,工程質量和信譽一直不錯。
2000年,為了掌握更先進的建筑管理技術,公丕元跟隨青島建設集團去了阿爾及利亞,成了中方技術人員。2002年,已熟悉了海外工程管理技術的他,又被國內一家集團公司聘為迪拜基建工程的中層管理人員。
講到這里,公丕元打開了話匣子。他說:“我目睹了迪拜的發展,從2002年到2008年,各種造型別致的建筑拔地而起,成為地標。短短6年時間,迪拜把荒漠變成了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建設世界最高樓哈利法塔(迪拜塔)時,公丕元感觸頗深。“迪拜的很多建筑,匯集了世界頂級設計師的智慧,所以我在國外最大的收獲就是學到了各種建筑技術構造和先進的管理。”公丕元說,最讓他感覺自豪的是他們建設的阿布扎比國際機場,全是重型鋼結構體,難度最大的是單體重型鋼結構的焊接。但在中國人的手里,所有難題都最終解決。“我們不但展示了‘基建狂魔’的速度,更主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先進的基建技術。”
作為中國公司的海外中層管理者,收入很可觀,但公丕元卻于2016年辭去工作返鄉,讓很多人想不明白。
“沒有長時間居住在國外的人,很難感受那種對祖國和家鄉的思念,再加上國內發展非常迅速,機會也非常多。我覺得最大的幸福就是與家人在一起,所以辭職回了家鄉。”公丕元說。
“漂”得再遠,家鄉始終是根
桑樹峪村第一個出國務工的是一名女性,她叫張德連。
1997年之前,張德連還是當地鞋廠的一名女工,在同齡人當中是一名有思想、敢闖敢做的女青年,很想走出去學習一些先進技術和經驗,再回來創業。
張德連提出出國工作時,家人極力反對,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但她知道要想改善生活必須有思想、長見識,最終努力說服了家人。1997年11月份,張德連與12名山東老鄉去了日本,做了服裝工人。張德連說,在日本三年她不但掌握了先進的技術,更大大開拓了視野。
回國后,張德連在2002年開起了自己的美容店。“在周邊鄉鎮我是第一個做美容的,這是一個新生事物,生意非常好。”張德連高興地說,如果沒有出國,她不會有這種意識。
出國勞務歸來的張德連,給村民打開了一扇窗。張德連的愛人和孩子也先后出國工作,一家有多人出國勞務的情況在村里并不少見。
村民楊富菊告訴記者,她的丈夫趙洪福今年秋天就要回國,她最擔心的是疫情和安全。“他所在的國家疫情非常嚴重,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楊富菊經常和丈夫微信聊天,每次都叮囑他做好防護,而丈夫也一直關注著村里的發展。
楊富菊說:“這次回國后不讓他再出去了?,F在村里有產業項目,前景很好,我們在家鄉發展也能過上好日子。”
任克花的丈夫在國外已工作了十幾年,孩子也在國外。多年的國外勞務,讓他們家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房屋翻蓋一新。
“以前出國收入要高一些,現在家里的部分土地流轉出去了,還有少部分果園,村里的產業項目也多了,在家鄉一樣能干好。等他們回來,不想讓他們再出國了。”任克花說。
村干部組合夠硬核,小山村發生大變化
過去,村民愿意出國務工,圖的是收入多、開闊視野、改善生活。隨著家鄉的變化,村民們更愿意留在當地發展。和公丕元、張德連等人一樣,許多桑樹峪村民回來了。
最多時,村里有近200人出國務工,涉及新加坡、俄羅斯、阿聯酋、南非等十幾個國家。目前,出國務工村民還有40人左右。數字縮水的背后,家鄉的發展變化是很重要的原因。
有好的政策和發展環境,還要有好的領頭人。
2018年3月,周煒峰成為沂源縣發改局派駐西里鎮梅家莊村“第一書記”,2021年3月又被遴選為桑樹峪村黨支部書記,成了一名碩士村官。
三年的駐村經歷讓周煒峰深知:沒有人才支撐,鄉村振興只是空話。2021年桑樹峪村換屆選舉,大家希望能有一位有視野、有能力、有擔當的村主任,公丕元進入了周煒峰和村民們的視野。
“兩委”換屆后,周煒峰任黨支部書記,公丕元任村委會主任,兩人配合十分默契:周煒峰負責為村里尋路子、找項目,公丕元“看好家”,負責全村日常工作。“碩士支書+‘海歸’主任”這樣的村干部組合,在沂源縣絕無僅有,也給桑樹峪村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
這一對“最強搭檔”,讓桑樹峪村變了樣。兩個月的時間,解決了近20年的承包費難題,修建景觀墻1600余米,打3口深井讓村民吃上了干凈的山泉水,修建3座蓄水池,對河道進行清淤,解決桑樹峪村缺水的現狀,“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也于今年5月份動工建設……
推動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成了他們共同的發力點。2021年6月份,村里成立了沂源縣宏元果蔬專業合作社,計劃打造500畝現代化示范果園,進行果業更新迭代,壯大村集體經濟。2022年2月,“兩委”干部和黨員利用晚上時間入戶做工作,僅用7天就完成了430畝土地流轉。2月23日示范果園破土動工,3月25日完成土地整理,4月份完成了2000噸有機質的填埋,5月份完成3.8萬棵新品種(山農酥梨、維納斯蘋果、黑梨)苗木的種植……全村果品產業上了一個新臺階。
對于公丕元將國外工程管理經驗運用到村產業工程項目上,周煒峰這樣評價:“九臺挖掘機協同作業,有修路的,有深挖果樹栽培溝的,也有平整土地和建設水肥一體的,協同互助提高了工程效率,加快了工程進度,所以我們才能在短時間就建成了這片‘沂源紅’果品示范園。”
“我們龐大的出國勞務人才,有著獨特的眼光和創新能力,這是桑樹峪重要的特色力量。”黨支部書記周煒峰說,他們將繼續推動高山畜禽養殖、觀光餐飲和礦泉水生產等產業,把桑樹峪打造成富而美的生態新農村。